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基纳以上,国家粮食安全得
发布时间:2025-10-15 12:35
原标题: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公斤以上,高水平粮食仓库产能逐年增强,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官方公告,高质量完成“十四五”) 图:张丹峰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主题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五年”系列新闻发布会 计划''。本文介绍“十四五”期间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的成果。 “十四五”期间,各地有关部门积极践行粮食安全新理念,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粮食产储销协同保障,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刘焕新表示,“十五五”期间,精心谋划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加快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十四五”期间粮食年均收购量突破4亿。 吨。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总体运行良好。五年来,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保持在1.3万亿公斤以上,2024年将首次迈上1.4万亿公斤的新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这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人均粮食安全线400公斤。公斤。我们实现了基本谷物的自给自足和绝对的粮食安全。采取多种措施畅通农民卖粮渠道,不断优化对农民和企业的服务。年均谷物收购量超过4亿吨。购销存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制度保障更加强化。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规模和设计结构不断优化,地方储备规模进一步加强。随着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粒度的细化,各级政府可利用的监管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粮食流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因塔克全国粮食标准仓库库容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5800万吨。粮食高层仓库容量逐年增加,其中低温半冷库容量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7000万吨。到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粮食产销衔接更加顺畅。由粮食应急储运加工企业、应急配送中心和供应基地组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粮食管理储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粮食流通进入全面法制治理和信息化监管新阶段。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建立粮食购销储数字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三年来,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工作取得重要成效。我国粮食在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平均每年损失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左右。粮食循环领域节约减损成效显着。粮食仓储管理正从安全储粮、减少损失、减少消耗,转向优质环保、保质保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民储粮方面,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了一大批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粮食仓库粮食储存大力推进改造和功能完善对现有仓库进行改造,粮情检测、机械通风、循环熏蒸、粮食冷却“四合一”储粮技术在粮食仓库得到广泛推广。温控、空调、病虫害综合治理等原粮仓储技术应用大幅增加。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钱毅表示,我国粮食储存技术总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国家粮食储运科技创新平台基地5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研究院26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100多个。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加快。已建成30个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逐步推进援助数量增至100个。“十四五”期间,紧急粮食援助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建立了国家、州、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各地结合实际动态完善预案,组织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都、重庆、华中、西北、东北等7个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同时,多家大型粮油加工、物流配送企业入选国家粮食紧急救援企业。各级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数量由5448家增至6872家,增长26%。应急粮油加工能力提升48%,从120万吨/日增至178万吨/日,目前足以供应两天的食物。应急粮站数量从4.3万个增加到5.9万个,增长37%。通过这些网点,成品粮油应急供应能力从106万吨增加到167万吨,增长57%。原料谷物储备充足。 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库存可保证15天以上市场持续供应。食品领域100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审查,直接关系到食品质量安全,进而直接关系到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介绍,从2021年开始,粮食领域或将制定100多项国家标准、50多项行业标准。在制定和审查过程中,注重产品的环保、高品质、营养健康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质量检验体系。库存粮油质量总体良好,储存相对安全。产业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2021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截至今年9月底,各地区累计注入财政资金46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840亿元,实施项目8400多个,带动897家优质企业品牌建设,粮食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如何促进粮油的健康摄入?刘焕新诠释了美食的概念。我向他们介绍说,要深入练习。另一方面,需要耕地的粮食来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主要是吃中国菜。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开发粮食资源,丰富粮食供给,让更多的粮食进入百姓餐桌。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提高公众对全谷物的认识,提高全谷物在居民膳食中的比例。引导居民科学消费食用油,大力传播健康饮食理念和知识,强化组织规范导向,努力让人们吃得更科学、更营养、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