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东岩市林木育苗工程取得显著
发布时间:2025-11-01 12:34
新京报网(湖北日报)(吴云华 通讯员 李振海)十堰作为北南调水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承担着做“一条持续北流的清河”的政治责任。林苗兴林业立足“三绿”同步部署、“四库”协同,实现“质量提升”、“产业提升”、“群众受益”。 “十四五”期间,十堰市围绕森林遗传资源采集保存、乡土良种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苗木质量安全和供应等重要问题,全力推动优质林木苗木发展,为“护水、补水、兴水”奠定坚实基础。 森林幼苗。图片提供:通讯员 强化为保护苗木奠定基础。我们还有完善的供应保障体系。十堰市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遗传资源库4个、省级以上良种基地3个、配套苗圃8个、省级油茶定点苗圃8个。全市已有230个苗圃单位申请生产经营许可证,苗圃总面积5万亩,年产苗木1.23亿株(其中良种苗3527万株,集装箱苗1260万袋)。管理架构稳固。坚持苗木管理“六化”,创新完善机制,规范苗木管理,建设服务机构。各市县将积极开展《种子法》和《湖北省种子条例》的工作、培训、宣传和技术指导,实现种苗管理全覆盖服务机构。在国土造林示范工程中,我们将在全省率先实行苗木“四证一证”制度,并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确保苗木可靠供应。我们实行定制生产、定点育苗、定点供苗、就地供应。出台《项目苗木管理办法》,保持市县合作,全程严格把控苗木质量。严格种子市场监管。切实做好种子市场监管服务,开展林苗行政执法、制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林苗、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林苗质量突击检查、产品监督检查等25项行业监管活动。森林苗木的作用和经营。发放公关资料万余份(套),多次为上万人举办技能拓展培训。种苗业的潜力已经显现。全市有林业、花卉、盆景苗圃企业近500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花卉苗木年产值20亿元。林木苗木、花卉盆景产业已成为工业区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森林幼苗。图片提供:通讯员 种质保护的好处凸显。托岩市森林遗传资源丰富,拥有优良林分90个,优良单株245个,散生古树3786株,古树群124个,珍稀树种69种。在省内国家建设中位居第一全国森林遗传资源库、省级森林遗传资源库数量、审定(审定)良种数量和配套良种基地的苗圃建设规模,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成效首次取得“5”级。资源库建设将加强遗传资源保护。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同质资源保育库总面积2965亩,保存优良遗传资源100个,收集品种2270个。该项目中央投资1136万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两期中央投资项目之一。资源库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楠木资源馆藏。制定《湖北省楠木苗圃林业技术标准》,适用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建有南吴珍稀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引入创新的“田村合作”模式,将在该地区建设占地3000英亩的南部基地、占地450英亩的苗圃和占地1200英亩的南部种植园。南方树苗、林业年产值民间贡献1000万元,带动50余户70人就业,增加人均年收入1.8万元。三个省级图书馆各具特色:湖北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柔白图书馆(401公顷,18个品种12000株蜡梅)、房县漆木图书馆(530公顷,保存漆器4种)、郧西县山东子图书馆(30公顷,3000多种乡土植物)。品牌效应是通过审查(认证)优良品种来创造的。获得国家、省级优良品种证书16项并居全省第一。国家认证品种7个,认证品种1个(主要是橄榄油),省级认证品种6个,认证品种2个。省级良种“博尼”拟于2025年申报,薄壳核桃、连翘“埃阔1号”正在审评中,基地建设确保了优良品种的选育,现有国家级及以上良种基地3个。郧阳区富山林场国家柏树良种基地占地859亩,征集优良柏树无性系150个。通过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合作,生产的种子质量达到一级,为周边省份造林提供了有力保障。云阳区省级鸭嘴兽良种基地建设(442亩)。房县西濠紫胶林场松散良种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森林幼苗。图片提供:通讯员 增强种苗供应能力。该市正在实施“双创”、国土绿化示范、木油产业链等九项重点工程。总建设规模501.1万亩,需45个品种2.1亿株壮苗,增强苗木供应保障能力。支持日托提供稳定的服务。全市有安全苗圃8个(国家级2个、市级6个),总面积2306.15亩,为造林绿化提供稳定苗木。创新机制保证了种苗的可靠供应。为保障苗木供应,公司率先推行“按需生产、统一供种、邻苗培育、定向供应”的规模化林业模式。这竹山县采用轻质基质容器、多孔托盘容器、组织培养等育苗技术,建设了1000亩苗圃基地,重点种植1000万余种乡土、珍稀名贵树木和林业特色树种。云阳区重点支持国家平台。公司鲁信林业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林业苗木配套基地,占地800亩,存量苗木超过800万株,为国家森林保护、国土绿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林业工程提供环保型苗木配套。 这些幼苗在舟山州支持的苗圃中培育。创新转型驱动林业经济发展。该市正在建设水煮林31.6万英亩,主要用于生产橄榄油,需要良种苗木2257.1万株。 20万亩新药材原料基地林下种植药材,需要树苗1.1亿株。我市致力于保护森林幼苗和灌木丛的生长。木本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发展紧密结合。配合“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所+”等育苗模式创新,切实提高林下种植和木本油料作物效益。迄今为止,全市森林经济总面积已达752万亩,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69万多人参与林业经济,参与林业经济的农民年均收入增加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