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业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竹溪社会服务解决农
发布时间:2025-11-13 12:48
精忠网(湖北日报)(通讯员 于军 于世斌 何阳贵 黄角)竹溪县正依托金巴山农业资源优势,忠实落实国家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政治引领,构建“地、乡、村、企、户”五级协作的“1+5+3+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心。以精品茶产业为重点,推动服务从单点碎片化向全链条一体化提升,解决小农户“做不到、做不好、赚不到钱”的问题。到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农户40%以上,亩均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2000户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帮助小农户深度融入浪潮现代农业发展。 采摘茶叶。图片提供:通讯员 2025年10月22日,十堰市秋冬季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现场会在竹溪县圆满结束。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示范基地,数十台采茶机来回穿梭,采摘最终的茶叶。竹溪县委书记、县委农村劳动力定向小组组长徐庆义指着作业机的方向告诉与会人员:“以前,农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寻找农机和技术,现在我们有专业的服务团队,一个电话,一个小时内就能把机器送到你家门口。我们可以24小时内开工,提供24小时服务。”收入增加2000元元。这就是服务升级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五阶段合作机制,将服务深度融入茶产业的各个环节,将竹溪茶产业推向新高度,实现“一叶致富”的美好愿景。 采摘茶叶。图片提供:通讯员 如何服务~从“一人工作”到“五步协作”~ 过去,竹溪县茶农独立作业,采茶全部靠手工完成,效率低下。 “以前,茶叶都是手工采摘,一个人每天最多能采摘40公斤。现在,用带有服务设备的机器采摘茶叶,一个人每天可以采摘500公斤以上,收入翻倍。”在惠湾市青龙村的一个茶园里,43岁的赵军紧紧握住采茶机的手柄,随着机器的移动,生叶不断落入采摘袋中。妻子在旁边支了个竹篮,赶紧把刚切好的菜收起来。檐。 “我儿子是一名大学生,放假也回来帮忙了,一家三口在服务队的努力下,在过上踏实的生活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几年前,谁能想到赵军还在别处打零工呢? “他的10多亩茶园无人打理,可惜条件很差,管理起来又无利可图。” 采摘茶叶。图片提供:通讯员 这一变化始于竹溪县曾家寨茶产业服务队的成立。 2024年3月上旬,为解决原茶采摘问题,服务团队专门从随州市带来了专业团队指导实施“机械采摘+标准化管护”模式。服务队领队沉凡蹲在茶园旁,指着新叶说道。 “以前,新的大茶叶是图片虽然使用了当地的机器,但采摘成本为每块 8 美分。我们团队的机器可以以每锭4分钱的价格采摘和运输茶叶,保证了每天3万锭加工品的源源不断供应。”目前,曾家寨的服务团队已为当地35名茶农创造了就业机会,高峰期每天收入增加220元-300元,米茶园平均产值青龙村20余名茶农从3000元增加到8000元元。 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服务班组长郑华福和队员们清点龙王垭茶园的石灰硫磺混合物。 “为了保证绿茶的品质,服务团队科学配送,特别是冬季茶园的清洁工作。它还具有杀菌、杀虫、防冻作用。 “已经推广使用了两年了。”程华福说起这药,接过一瓶,他说道。该茶叶介绍说,“我们不仅供应全州茶园,竹山县、毛尖县、陕西平利县周边地区的茶农也经常来收购,一年销售5万公斤,成为茶农冬季保障茶园的‘安全良药’。”服务团队由75名常驻人员组成,分组全程标准化工作。去年,我们服务了3000名茶农,鲜叶优质率提高了20%,茶农亩均收入增加了2300元。 “县级中心统筹资源,市站对接调度,村级队伍深入一线,企业提供技术装备,农民得到精准服务,农业服务的毛细血管将真正打通。”竹溪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乡土局尹东升表示,目前该县已建成辐射五大产业的县级中心、三大优化平台和智能化以及310个基地服务节点,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如何确保这一点:从“广泛/细分”到“标准规格” 过去,茶叶生产企业在寻找服务设备时面临着价格混乱、质量没有保障等问题。茶农王大爷说:“以前去服务队的时候,价格和服务质量都不好,而且茶园虽然受损,但没人照顾。”目前,在竹溪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大厅里,王大爷手里拿着《竹溪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价格手册》。手册列出机械修剪价格60元/亩、无人机施肥价格15元/亩,以及标准服务机构修剪误差不超过2厘米等问题,能够帮助茶农清晰了解茶叶的消耗情况。 竹溪县依托地级服务中心,建立“航运平台+标准管理+质量追溯”闭环体系。县社会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经理郭起帆打开“竹溪商城”小程序后台。屏幕实时显示全县51个服务队的工作业绩、服务时间和农民评价。 “当农民下订单时,系统会根据地理位置和行业自动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正确的服务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实时上传照片和视频。服务完成后,农民扫描代码并进行评分。服务团队分数低于80分公司不再接受订单,必须重新参加培训。对服务范围的满意度今年增长了 92%,比 2024 年增长了 15%。” 此前,茶叶生产环节标准不一致,导致茶叶品质参差不齐。竹溪菱雅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社会化服务队伍,为全县近5万亩茶园的生产提供统一规范的服务。服务团队制定详细的服务流程和操作标准。从茶园管理、防治、生态控制,到采摘指导、初加工支持,各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监管。此外,服务队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茶园,对茶农进行现场培训,纠正不规范操作,使标准化理念深入人心。这种“社会化服务+基层+农户”的模式,有效解决了管理标准不一致、引进难等问题。提高了全县茶叶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